武汉滨湖路延长线跨滠口南联络线不对称转体桥成功转体

编辑发布:宣传部报社   时间: 2023-10-10  【字体:

    本报湖北武汉讯:9月21日14时30分,经过90分钟的连续奋战,由二公司施工的武汉滨湖路延长线转体总重量约8500吨的跨滠口南联络线不对称转体桥,完成78度顺时针旋转,实现精准对接。

    武汉滨湖路延长线新十公路至石道线段工程位于汉口北物流园区,沿途跨越规划环湖路、滠口南联络线、京广铁路,道路等级为市政公路主干道。涉铁工程施工内容为跨京广铁路的转体矮塔斜拉桥及跨滠口南联络线的转体T构桥。

    此次转体的跨滠口南联络线不对称转体桥梁面采用37.5+40.5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梁宽31米,转体总重量约8500吨。该桥跨越既有铁路,转体施工前需要向铁路调度部门申请施工“天窗点”,本次转体施工的“天窗点”时间为90分钟,有效施工时间短。同时,转体梁段长度不对称并且为曲线梁,需要对短臂端和曲外侧进行配重,使梁体重心与球铰重心吻合,称重配重精度要求高,为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

    为确保转体成功,该项目联合专业机构,对转体桥抗风稳定性、转体系统关键构造及转体稳定性进行研究,应用连续梁线形监控信息化技术、BIM建模技术等为转体施工“保驾护航”。同时,多次进行模拟演练转体指挥流程体系,提前1天进行了试转体,对转体桥的转速、点动位移、惯性位移值、启动牵引力、转动牵引力和球铰摩阻系数等关键参数和牵引系统的工作状态进行收集确认,提前分析预判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和预案,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转体。

    为达到平衡转体的目标,该项目团队自主研发了“转体桥同步称重与姿态调整控制系统”,并首次在本项目进行实地操作。该系统能精准测定转体结构的各项试验参数,自动生成配重调整方案,将梁体的不平衡重量与偏心距直接显示在电脑终端,可以实时监控梁体姿态、平面轨迹等数据,最终使该转体桥的偏心距控制在4毫米。

    此外,该项目团队还采用支座式转体球铰,该球铰具有方便安装、摩擦力小的特点,仅需要约57吨的力量便可以将梁体旋转至设计位置。他们还积极开展技术攻关,通过边摸索、边论证、边试验,全面总结了支座式球铰的精确定位、水泥砂浆灌注工艺、大体积混凝土温控信息化监控等施工技术,为今后同类桥梁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该项目建成后,不仅能完善路网结构和市政配套设施,还将助力汉口北商贸物流枢纽区实现全国性物流中心和商贸中心的建设目标,对方便居民出行、提高物流效率和城市服务功能也具有重要意义。

                                   (唐业堡  陈锦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