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厦高铁进入联调联试阶段

编辑发布:宣传部报社   时间: 2023-06-05  【字体:

    本报福建福州讯:5月20日,随着55031次检测列车从福州南站缓缓驶出,由我集团参建的福厦高铁正式进入联调联试阶段,向全线开通运营再进一步。

    福厦高铁是国内首条跨海高铁,设计时速350公里,正线全长277.42公里,先后跨越湄洲湾、泉州湾、安海湾3个海湾,全线共设8座车站。我集团主要负责福厦高铁4标的施工任务,线路全长21.5公里,涵盖路基、站场、桥梁、43.227公里的无砟轨道、福州南至泉州东约151公里正线铺轨、177组道岔铺设及628榀箱梁预制等任务,设铺轨基地1处、大型道砟存放场1处。其中,湄洲湾跨海大桥、梅山特大桥、路基施工、无砟轨道铺设及铺轨是该项目重难点工程。

    湄洲湾跨海大桥长14.7公里,海域施工长10.8公里,是国内首座跨海高铁矮塔斜拉桥,也是福厦高铁全线控制性工程。施工过程中,集团公司建设者秉持“精品工程、智能福厦”理念,采用自主研发的“昆仑号”千吨级运架一体机和大跨度移动模架制梁机,分别从北向南进行海面架梁作业、由南向北进行现浇梁施工,一举解决了施工周期以及大跨度海上现浇梁等施工难题。他们还加大“小改小革”研发力度,积极推广使用新工装、新工艺,在解决施工难题的同时提升了工效,先后攻克了海上超长栈桥、潮汐区围堰、大直径深水桩基、主塔索鞍定位等施工难题,创下“昆仑号”千吨级运架一体机等多项“中国造”之最,形成矮塔斜拉桥索鞍快速定位施工工法等30余项科研成果。

    梅山特大桥全长3.773公里,共有9处门式墩,3处跨越杭深铁路线,具有特殊结构物多、既有线施工多、工程难度高、技术要求高、安全风险高等特点,是连通湄洲湾跨海大桥架梁通道的重要脉络。在钢盖梁吊装施工中,集团公司建设者超前规划,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并提前召开吊装演练和技术交底会,确保了在“天窗”时间内顺利完成吊装。在钢盖梁顶推作业中,采用分级拖拉滑移顶推施工,解决了单跨顶推难题。同时,在滑靴上设置钢滚轮限位,防止拖拉过程中发生较大偏移,不仅确保了钢盖梁顶推作业顺利完成,而且为后续上部结构施工奠定了基础。

    在铺轨施工中,集团公司采用了完全自主设计、自主研发的全国先进新型铺轨机组——BLCP500型本邻两线长轨铺设机组。该机组可实现“走单线铺双线”跨线铺轨,具有铺轨效率高、安全性能好、工序流程少、适用范围广等特点。这一技术填补了我国高铁机械化跨线铺轨作业技术空白,在铺架行业中具有里程碑意义。针对铺轨交叉施工多、运输距离长等特点,他们使用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铺架综合指挥管理调度系统,可实现通讯定位、道岔开向自动监测与预警、调度命令智能筛选等,能够实时监控长轨装卸情况、机车车辆沿途的车行轨迹,保护长钢轨运输及施工安全。

    此外,集团公司福厦高铁项目下设灵川制梁场,主要承担福厦高铁628榀箱梁预制任务,其中40米箱梁298榀。该梁场也是全国第二家、中国铁建第一家生产40米箱梁高铁项目。

    福厦高铁通车后,将进一步缩短福州、厦门、泉州、漳州的时空距离,形成福州与厦门1小时经济圈,实现从厦门到北京一路“高铁进京”,对打通东南沿海高速铁路大通道、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沿线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二、三、六、桥梁公司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