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论党的青年工作》有感

编辑发布:网站新闻编辑部   时间: 2023-05-09  【字体:

李佳林

    最近学习了《论党的青年工作》一书,全书收录了习近平同志关于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60篇,深刻阐释了做好青年工作的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论党的青年工作》中围绕青年工作发表的一些重要论述,我深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一代的关切与期盼。作为一名青年党员,除了对党的青年工作的地位作用、目标任务、职责使命、实践要求具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外,还有一份沉甸甸的历史责任扛在肩头。青年对历史的最大负责,就是坚定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论党的青年工作》为我们新时代新青年的成长指明了方向,比如,“青年精神”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拼搏进取,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平等尊重,是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书中多次提到“中国梦”,因为它是一场历史接力赛,接力棒已经传到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需要我们无惧风雨,努力奔跑。我会竭我所能,去努力、去奋斗,不断克服自身的缺点和不足,扬起青春之帆,只顾风雨兼程。

    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实现中国梦需要依靠青年也能成就青年》一文中的这段话:“青年一代要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努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道德高尚的人。”第一次读到这句话时,我不禁问自己:什么样的人是对社会有用的人,什么样的人是道德高尚的人?我想起2022年公司参与渝北德感方舱医院建设和参加北碚山火救援的青年志愿者,想起了助力疫情、火情防控的青年干部。我想我的问题有了答案:尽我所能,做好份内事,勇担时代重任,这是新时代新青年应有之作为。作为一名基层团青干部,这本书让我进一步理解了新时代新青年应该做什么,和如何做。

       新时代新青年,要牢记嘱托多实践。在实践中淬炼青春。面向未来,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我们需要在学思结合中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做实干家,从书本上获取的知识不能只停留在理论上,而应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正所谓“知是行之始,行是始之成”。每一项事业,无论大小,都是靠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干出来的。从实处发力,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理想信念才会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青年们的自觉行动。

    新时代新青年,要砥砺奋斗勇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战略任务。什么叫担当大任?那就是要想干事、能吃苦、肯奋斗。我们青年成长在一个物质相对丰裕的时代。但是,物质生活好了是把“双刃剑”,它容易滋生安逸享乐的不良习气。任何贪图享乐、坐享其成的心理,不思进取的心态,对国家和社会发展都是有害的,对青年的发展更是不利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在实现中国梦的探索道路上,应对挑战、抵御风险、克服阻力、解决矛盾,迫切需要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只要青年勇挑重任,国家发展就能充满活力、充满后劲。

    新时代新青年,要锤炼本领敢创新。要有敢闯的勇气和锐意进取的精神。创新意味着不能局限于已有的成果,而是跳出“舒适圈”,去想象、去摸索。《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中有这样一组数据:北斗卫星团队核心人员平均年龄36岁,量子科学团队平均年龄35岁,中国天眼FAST研发团队平均年龄30岁,华为5G研发主力人员平均年龄29岁,这些科技工作者无一不展示出新时代青年创新的精神风貌。历史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的人,机会属于敢于创新、打破束缚的人。敢于创新,意味青年在工作和生活中要有推陈出新的意识,善于捕捉创新的机会和灵感。

    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必须从青年抓起。青年时代是激情满怀、富有朝气的时代,我们要听党话、跟党走,激发出内心的历史责任感,把感恩之情转化为立足岗位的工作业绩,把积极奉献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努力成为堪当社会重任的新时代新青年。


作者:重庆市 五公司沙坪坝区两江四岸治理项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