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尊重:既是党中央的要求,也是劳动者的期盼

编辑发布:网站新闻编辑部   时间: 2022-11-17  【字体:

王际文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并号召“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

  “四个尊重”,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对于人才强国战略的高度重视和严格要求。它的核心是对人的尊重,在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尊重劳动就是尊重劳动者的社会地位和价值贡献;而无论知识还是创造,都离不开人和人的才能。所以,无论是劳动、知识,还是人才、创造,人都是决定的因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作为一项重大方针,将之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现实意义非常大。以工人阶级队伍发展为例,得益于对人才的重视,一大批蓝领精英、大国工匠、劳模先进脱颖而出;一大批出自一线职工和能工巧匠之手的创新创造成果在生产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在党的二十大代表构成中,生产和工作一线党员比例达33.6%,这正是党和国家落实“四个尊重”的一种具体体现。

  “四个尊重”体现了对劳动价值的肯定。在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郑重宣示劳动、知识、人才和创造的价值、作用和地位,是对广大劳动者劳动精神的弘扬,是对劳动价值的赞赏。这必将鼓励人们爱岗敬业、干事创业,充分激发劳动者的创造创新潜能,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在成就自我的同时更好地造福于社会、造福于人民。

  “四个尊重”有利于激发广大劳动者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劳动者是劳动的主体,作为普通一线员工,如何更好地把自己融入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中去呢?最基本的途径就是在最平凡的岗位上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不断创新,秉持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工人阶级优良传统,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使工作标准更高、质量更优、业绩更好。从而赢得社会的认可与尊重,真正体现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劳动最崇高、劳动最幸福。

  “四个尊重”有利于营造创新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在实现我党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进程中,劳动、知识、人才和创造缺一不可。尊重劳动、知识、技术、创造,能够进一步把劳动者所蕴藏的巨大能量充分释放出来,形成一个人人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环境,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四个尊重”既是党中央的要求,也是广大劳动者的期盼。如何让“四个尊重”真正落地生根,这将是在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过程中,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落到实处关键要各级管理者树立“尊重”的意识,既要从内心“尊重”、更要以行动“尊重”,不然,“尊重”就成了一句空话;同时,要有“尊重”的具体行动,要出台相关的制度、措施、细则,使其具有操作性、针对性、适应性。切忌只是书写在“笔头上”、张帖在“墙头上”、停留在“口头上”。只有真正落实了,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了,就是最有说服力的“尊重”。


作者:三公司周转材料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