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海线增设明洞项目完成全部封锁吊装任务
本站河南灵宝市讯:7月28日,伴随着最后一组钢波纹板精准就位,由一公司承建的陇海线增设明洞项目传来捷报:项目团队提前3个封锁点圆满完成故二隧道进口17榀、出口27榀钢波纹板吊装施工任务,标志项目最核心、风险最高的吊装环节顺利收官,成为全标段首家完成封锁吊装任务的施工单位,为工程按期高质量竣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列车驶过完成钢波纹板吊装后的陇海线(冯仕杰 摄)
中铁十一局与陇海铁路血脉相连企业前身铁道兵一师在解放战争时期抢修陇海铁路八号桥任务中,曾涌现出闻名全国的“登高英雄”杨连第。1952年,杨连第在抗美援朝前线英勇牺牲后,铁道部将八号桥命名为“杨连第桥”并树碑纪念,其精神激励着一代代登高者赓续向前,而如今,“登高英雄”的后代重上陇海再登高。
作为国家东西运输大动脉,陇海铁路行车密度极高,平均每五分钟就有一趟列车通过。项目承担着该铁路故二隧道进口25米、出口40米明洞接长的建设任务,施工面临场地受限、无进场道路、材料运输极端困难、既有线施工安全风险巨大、工期紧迫等多重严峻挑战。
面对重重困难,项目团队大力弘扬“登高精神”,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创新采用“骡马驮运+人扛肩挑”方式,解决材料运输难题,并在崇山峻岭中“凿山开路”,开辟出施工便道和吊装平台,相继啃下了电缆迁改、人工挖孔桩、承台梁及纵梁施工等“硬骨头”,为钢波纹板吊装这一核心环节创造了先决条件。
钢波纹板是明洞接长的永久性内模,在其上部绑扎钢筋并浇筑混凝土形成坚固衬砌,其吊装质量直接关乎明洞整体结构性能。建成后的明洞将有效抵御洞口山体滑坡威胁,有力保障陇海铁路行车安全和运输畅通。吊装采用“2主吊+4辅吊”的方式,通过吊车配合手拉葫芦协同作业。面对每次仅110分钟至150分钟的宝贵“天窗期”,项目团队坚持点前反复进行试拼、预演,确保万无一失。
施工中,项目团队创新运用手拉葫芦配合千斤顶进行多点微调的精准对位工艺,如同“穿针引线”,有效克服了狭小空间内大型构件定位的难题。同时技术团队全程严格监控,确保每块波纹钢板严丝合缝、精准到位,在有限时间内高质量完成了全部安装任务,展现出精湛的技术水平和强大的攻坚能力。
陇海铁路始建于1904年,是国家东西向运输的生命线。明洞工程作为在露天或浅埋地段修建的隧道结构,是提升地质复杂区段铁路抗灾能力的关键工程。此次钢波纹板吊装的圆满完成,标志着该项目取得了决定性进展。项目建成后,将显著提升该区段汛期抵抗山体滑塌风险的能力,为百年陇海线注入新的安全动能。(文/冯仕杰 闫建刚 审核/沈正华 徐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