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商高铁6标项目收获多项大奖

编辑发布:网站新闻编辑部   时间: 2025-04-24  【字体:

本站河北衡水讯:日前,雄商高铁6标项目接连收获湖北省住建厅“数字孪生技术应用技能大赛优秀奖”、中国交通企业管理协会“交通企业智慧创新实践标杆案例”、中国建筑协会“工程项目管理数字化竞赛二等奖”等多项荣誉,并在建设单位组织的BIM技术应用竞赛中荣膺榜首。

雄商高铁建设现场(夏鑫 供图)

科技赋能工地,硕果辉映智慧,该项目通过科技创新与数智化转型,成功打造“智慧工地”标杆,为同类型建设领域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数字孪生筑基智慧管理

自进场以来,项目团队以“科技引领、数智赋能”为核心理念,构建了基于BIM+GIS技术的全线数字孪生场景,深度融合工地综合调度系统,形成覆盖“人、机、料、法、环”全要素的智慧管理平台。通过全面感知、智能预警与三维可视化展示,项目实现了施工过程的动态监控与精准决策,推动标准化管理迈上新台阶。

信息化大厅(夏鑫 供图)

在技术攻关层面,项目团队健全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激发人才活力,强化技术保障,攻克了站场路基接口工程细部碰撞优化、无砟轨道信息化工装轻量化等十余项重难点工程难题,累计申报专利9项(授权5项),编写工法5篇,获国家级及省部级QC成果3项,方案优化立项12项,完成股份公司关键技术鉴定5项。其中,该项目自行研发的“无砟轨道CRTS Ⅲ型板式扣压力信息化控制系统”,经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实现市场化应用,充分展现了科技创新的硬核实力。

智能工装护航品质升级

该项目以智能化设备与工装革新为抓手,构建起“安全可控、质量精准、效率倍增”的施工体系。数字化管控大厅内,AI监控系统、可视化安全帽、挂篮防倾覆装置和监测系统等设备实时联动,形成全天候安全防护网络;梁缝挡水台条型气囊支撑工装、CFG桩信息化施工系统等智能化设备,通过精准控制施工参数,将质量误差降至最低。

BIM技术的深度应用成为一大亮点。在枣强南站站场路基工程中,项目团队利用BIM模型对全专业接口进行碰撞检测,提前发现并解决30余项隐患,不仅获建设单位信用评价加分奖励及全线推广,更通过“虚拟建造”指导实体施工,提升了项目标准化建设水平。

效能跃升彰显企业品牌

项目通过智能化生产线与工艺革新,实现了“降耗、提质”的跨越式发展。高度自动化的小型预制构件智能化生产线采用机器人码垛与传送轨道流水作业,产能较传统模式提升30%,人工强度降低80%;无人压路机、智能喷淋养护系统、无砟轨道智能远程养护系统等智能工装的引入,大幅降低了人工依赖,高度体现了精细化和集约化管理的管理理念。

自动化小型预制构件生产线(夏鑫 供图)

面对无砟轨道四面肋网片易生锈难题,项目引入的激光除锈技术无需物理接触,即可高效清洁,大大提高了除锈效率;传统防水卷材铺设依赖人工烘烤,易出现质量波动,自动铺设机的应用使工效提升3倍,材料损耗减少25%,同时杜绝了人工操作的质量隐患。

这些实践不仅破解了施工瓶颈,更通过“枣强南站路基工程观摩会”“无砟轨道工艺性试验观摩会”等平台,向外界输出经验,吸引数十家单位现场交流,展示了项目在“智慧工地”建设方面的实践成果,彰显了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

作为雄商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雄商高铁6标正线全长27.463公里,横跨衡水市枣强县与邢台市南宫市,涵盖“两桥一站一路”等核心工程。

雄商高铁北起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南至商合杭高铁商丘站,正线全长552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建成后将进一步加密京津冀高铁网络,助力雄安新区建设,对促进沿线资源整合与经济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朱威震 夏鑫 审核/张军方 徐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