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十一局智能建造设备亮相第三届链博会
本站北京讯:7月16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开幕。中国铁建携自主研发生产的智能高端装备及基建全产业链整体解决方案精彩亮相,中铁十一局智能建造展区更是引人注目。中国铁建党委常委、副总裁陈志明出席开幕式,并到中国铁建展台参观指导。
参观千吨级高铁箱梁施工装备模型(赵越 摄)
本届链博会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总面积12万平方米,设置先进制造链、清洁能源链、智能汽车链、数字科技链、健康生活链、绿色农业链等6大链条和供应链服务展区,展现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最新成果和经验,吸引了650多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涉及7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线上线下观展人数超20万。
展览现场(赵越 摄)
在中国铁建展台的中铁十一局智能建造展区,集中展出了世界首台千吨级高铁箱梁运架一体机“昆仑号”、SHYL1000-40单并列分置式运梁车、HJZQS240上承式智能悬灌式造桥机、空中造桥机“登高号”及智慧梁场等系列产品,展现了中铁十一局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智能建造水平方面的创新成果。其中,“昆仑号”凭借“千吨级重载运输”“全天候自适应架梁”等突破性功能成为焦点,吸引了与会各级领导、专家学者、行业客户及媒体的驻足参观。该设备具备环境自动感知、隧道自动驾驶及施工安全监控等前沿功能,可适应多种高铁箱梁的运输和架设,获评“2021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入选中央企业品牌引领行动首批优秀成果,模型被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
中铁十一局智能建造展区(赵越 摄)
近年来,中铁十一局锚定“提质、提效、控风险”的目标,坚定不移地开展智能建造技术研究与应用。成功建设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大盾构隧道智能建造实验室,为智能建造技术的研发提供了坚实的平台。在关键技术突破方面,先后攻克了超大吨位装备稳定性控制、智能施工协同管理等难题,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联合研制“定海号”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成功研制智能双线长钢轨铺设机组、智能浇筑机器人、新能源工程车等130余台(套)新型装备,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自主研发的智能预制厂、智慧梁场、桥梁设备数字化平台等系列智能建造装备与数字化平台在潍宿、合武等国家重点铁路工程中实现了规模化应用。以模块化设计、全流程数字化管控和高效协同作业模式,为工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获得了各方的高度好评。旗下5家公司获评国家级、省部级专精特新企业,2家公司获评中国铁建智慧建造试点示范单位,获批国务院国资委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
展览现场(赵越 摄)
链博会作为全球供应链领域的重要平台,为中铁十一局提供了拓展上下游合作、深化国际产能协作的宝贵契机。中铁十一局将持续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完善产业链生态,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创新,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书写智能建造领域的新篇章。(文/卓梦凡 杜修勇 审核/方波 徐云华)